開眼頭可縮短眼距, 拉長眼型,讓臉部更加立體。再加上改良式隱藏傷口的手術法,讓術後疤痕躲在不明顯處,開眼頭這幾年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。
開眼頭手術方法不難,可是卻有許多眉眉角角,並且需要仔細謹慎,才能做出美感均衡的內側線條。
開眼頭可改善雙眼皮的形狀、與眼睛的比例
----術前內側皮瓣遮蓋,感覺眼睛較短,雙眼皮較寬不自然
----術後眼距拉近,眼睛變長,雙眼皮寬度與眼睛比例變協調自然
先天的條件不同 術前要注意
天生的眼頭形狀可能就不一樣,有比較尖像鳥嘴般的,或下緣露出較多像四角形的,同時,大部份的人兩側眼皮的量也不相同,這都是需要經驗豐富的醫師,術前就注意到並加以規劃的。
眼頭形狀因人而異 只是術前被皮瓣遮住而未注意
當然, 眼距過寬鼻子山根太低,想要更明顯改變蒙古褶,可考慮鼻整形加高山根,改善贅皮
造成緊縮蒙古摺的原因 術中皆需矯正
開眼頭三大關鍵: 皮膚、 肌肉&皮下組織、內眥韌帶
術中必須將肥厚的肌肉與組織修剪放鬆,蒙古褶就不會這麼肥厚,再適度將內眥韌帶縮短,不僅可加強及穩定眼睛拉長的效果,也會減少傷口縫合的緊張力,以及過度皮膚的修減 。
雙眼皮的高度走向也影響眼頭的開放程度
眼頭一般分為開放式、 半開放式 、閉鎖式
雙眼皮褶痕也會因眼頭,而有平行型(西方人雙眼皮),半月型(內較窄,中間與外側同高),開扇型(內窄+閉鎖式眼頭,外寬)
重修眼頭
當一個手術變得比較普遍 ,就會陸續出現一些手術後不滿意的結果,所以一個專精眼整形的醫師,也要開始接受眼頭手術重修的挑戰
縮小眼頭: 適合眼內結膜露出較多,而看起來較銳利不協調者
利用另一設計眼頭皮辦,覆蓋露出的結膜,垂直疤痕也會改善
改變眼頭的開放程度
可以利用眼上皮膚修剪與內側雙眼皮走向,讓眼頭再開放些
開眼頭也可以只單開一邊,改善五官的對稱性
再看另一重修眼頭的案例
一年多前開的眼頭, 但不喜歡左眼眼頭形狀偏圓, 同時某些角度有下眼瞼凹陷的疤痕
經過劉醫師重修並深層固定, 眼頭形狀也恢復至喜歡的尖長型 , 凹陷疤也有改善!
放大來看
不過眼頭的萎縮性疤痕(白色的傷疤)是比較難修改的,再加上解剖條件上的限制(眼皮較緊、鼻部的皮較厚、鼻淚管位置的限制),所以第一次開眼頭最好保守一點 ,皮膚不要去除過多,切口避免涉及鼻部皮膚,雙眼皮內側摺痕要配合眼頭切口,小心仔細縫合傷口,都是避免二次重修的重要因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