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截自網路照片)
在醫美技術發達的今日,要擁有雙眼皮不再是難事,
但如何設計一個適合你的雙眼皮,仍舊不是輕易可及。
很多人在門診諮詢時,很執著於雙眼皮的設計高度是幾mm(毫米)?
深諳雙眼皮美學設計的劉淳熙醫師表示,
雙眼皮切割高度並不代表最後呈現的結果,其實雙眼皮形狀的設計訣竅有幾個關鍵,
掌握這些細節,才能讓你擁有深邃的正妹電眼。
(截自網路照片)
雙眼皮成形的基本概念
雙眼皮的形成,主要是因為上瞼組織內的提上眼瞼肌纖維,附著於眼皮上;
當我們睜眼時,上方的皮膚會懸垂於前,互相折疊,使得摺線明顯,形成雙眼皮。
當我們要透過人為的方式,製造這條雙眼皮摺線時,
雙眼皮的呈現,並不是決定於醫師設計的寬度有多少,
而是在於「醫師設計的寬度」被上眼皮覆蓋之後,「露出的寬度有多少」。
c=a-b
c:呈現雙眼皮的寬度
a:設計雙眼皮的寬度
b:覆蓋於眼皮的寬度
因此,雙眼皮設計的難處就在於:我們如何掌握與評估這個被上眼皮遮蔽後,
「露出的雙眼皮寬度有多少」?簡單來說,這會受幾個因素所影響。
雙眼皮設計第一個重點:謹慎評估雙眼皮高度
很多女生在門診諮詢時,都偏好高度大、寬度大的雙眼皮,
要求醫師盡量切高一點的位置。
一般來說,雙眼皮設計比較低的高度,約在5~7mm,
比較高的高度,約在8~10mm。
劉醫師認為高度只是評估的參考標準之一,不應該是唯一原則。
因為事實上醫師需要考慮的其他因素很多,
每個醫師的手勢不同,設計下刀的基準點也不同,
比較哪個醫院哪個醫師可以給出比較高的雙眼皮高度,並沒有意義。
再者,若是眉眼距離過近,效果也會不自然。
同時,在設計雙眼皮高度時,也需要考慮到上眼皮組織覆蓋的程度,
所以和醫師針對照片與之前的作品做實際上的討論,比較重要。
雙眼皮設計第二個重點:雙眼皮內側形狀的選擇
雙眼皮形狀有幾種類型:閉鎖式,半開放式,全開放歐美式。
閉鎖式是順著眼睛摺線設計,寬度比較窄,展現典雅含蓄的美。
半開放式摺線在眼頭處分開,摺線從眼頭到眼尾是從窄到寬。
全開放式則是雙眼皮在眼頭處分很開,摺線從眼頭到眼尾幾乎是平行。
雙眼皮內側形狀設計,也必須考慮本身蒙古摺強度。
若你的蒙古摺強度很強,就沒辦法選擇開放式的雙眼皮,
因為雙眼皮的摺線會產生交叉線,
必須多一個開眼頭的手術步驟,這樣摺線弧度才會比較美。
雙眼皮設計第三個重點:雙眼皮外側的眼框骨高度評估
有些人希望他的雙眼皮外側形狀是從窄到高,
這就牽涉到每個人眼眶骨的條件。
大部分人眼眶骨不高,還有點下垂,而雙眼皮不可能高過眼眶骨。
所以若想要外側高一點,就得評估眼眶骨高度,以及眼周組織的條件。
再者,也需要考量提眼肌強度是否足夠,
如果提眼肌強度不夠,即使將雙眼皮設計得很窄,看起來還是很寬,
而且雙眼無神,沒辦法有一個漂亮的摺線。
同時,年紀越大眼尾越容易下垂,
醫師需要同時考慮眼周條件,才能設計出好看的雙眼皮。
雙眼皮設計第四個重點:雙眼皮深淺的考量
普遍來說,年輕人的皮膚張力比較強,
所以剛開始都會設計的比較深,效果會很好。
隨著年紀漸長,眼皮張力變弱,
在設計上就會淺一些,避免做得太深看起來不自然。
當然,內側組織會比較容易鬆掉,所以在內側會比外內再稍微深一點。
另外,有些人睫毛天生比較下垂,看起來無神;
這種情況在設計雙眼皮時,選擇固定點很重要。
位置選得好,且深度夠,就能讓睫毛上翹,看起來更有精神。
術前完整諮詢非常重要,評估臉型與眼型各種客觀條件
精心佈局,設計出符合自己氣質的雙眼皮
雙眼皮設計要考慮的因素非常多,不只是寬或窄這個選項而已。
設計一個符合本身臉型和眼型條件比例的雙眼皮,才是最適合自己的。
建議諮詢時,可以攜帶自己喜歡的眼型照片,和醫師進行全面討論。
醫師可以評估每個人眼周的客觀條件,眼型、眼頭、眼尾、眼眶骨形狀,
並且斟酌每個人本身獨特的氣質,來做全盤考量。
若是氣質美女,就不適合華麗型的全開雙眼皮;
(截自網路照片)
而輪廓比較深的女生,就適合全開式雙眼皮。
(截自網路照片)
想打造適合自己的深邃雙眼皮,不只是考慮喜好,
也應該將個人氣質、神態、年齡、職業、生活型態納入作為考慮因素之一。
精心佈局,才能和整體造型搭配合宜。
想了解更多關於雙眼皮手術 https://www.beautyeye.com.tw/service_data.php?mainid=01&subid=1&pid=50
或者雙眼皮推薦 https://www.beautyeye.com.tw/service_data.php?mainid=01&subid=1&pid=134